为构建功能完备、安全高效的无人机教室,需从硬件设备、软件系统及安全保障三方面综合规划,形成“教学-实训-创新”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一、核心硬件配置
教学演示区:配备10-15台入门级教学无人机(如Tello EDU),支持编程控制与基础飞行训练;1-2台专业级无人机(如DJI Mavic系列)用于航拍、测绘等进阶课程演示。
实训操作区:设置模拟飞行舱(含飞行模拟软件及操控台),搭配安全防护网与软质地面,降低实操风险;配置3-5台可拆卸无人机模型,供学生拆装学习机械结构。
数据处理区:部署高性能计算机(搭载Stellarium、Mission Planner等软件),用于飞行数据回传分析、3D建模及航拍图像处理。
二、软件与课程支持
教学平台:引入无人机编程软件(如Scratch、Python)及开源飞控系统(如PX4),支持学生自主开发飞行算法。
课程体系:开发分阶段教材,涵盖无人机原理、飞行安全、编程控制、行业应用等内容,配套虚拟仿真实验模块。
三、安全与辅助设施
安全系统:安装电磁屏蔽网防止信号干扰,配备灭火器、急救箱及应急停机按钮;实操区设置双向观察窗,便于教师实时监控。
辅助工具:配置3D打印机、激光切割机等设备,支持学生设计定制无人机配件;设置作品展示区,激发学生创新动力。
通过上述配置,无人机教室可实现“理论+实践+创新”的闭环教学,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,为航空领域储备人才。